学校名称:重庆市合川区高阳小学 作者:毛有利 更新日期:2019-10-09
要让课堂焕发生机,真正地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课堂之路。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特色课堂呢?我 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课堂
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中,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立较多,老师恨不得什么都教,希望学生学得越多越好,其结果是目标太多,教学内容太杂,课堂时间不够,师生都太累,由于目标多了,导致每个学习目标不能深入落实,只能初略了解,学习效果反而不好。自从我们学校开展1123七彩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我们尝试改变每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实行一课一得:即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问题,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由于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时间充裕,学生的学习讨论可以深入,不至于流于形式,学生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掌握得很好,有助于获得关键能力。
现在以我校胡玲老师的一堂教研课《翻越大雪山》为例来分析一下,整个课堂设计就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进行: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师围绕这个目标设计了三个学习环节:第一、学习描写夹金山环境恶劣的句子,初步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第二通过小组学习,体会文中其他环境描写句子的作用,进一步加深认识。然后在学生有了进一步认知的基础上,利用体会群文阅读中类似的课文进一步巩固对环境描写作用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根据需要适当贯穿环境描写。整堂课就完成了一个目标,教师、学生活动都直奔主题,不跑题,不偏题,学习深入,体会深刻,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
二、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主动参与学习
过去的传统教学,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地听,重要的知识点老师会让学生标记,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快速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对于学生吸收知识的效果却差很多,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使课堂沉闷无趣。根据新课改要求,要组织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参与学习,才能使课堂重新焕发生机,荡起迷人的涟漪。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从情景中品味。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现小兴安岭的美丽,把学生设计为游客在美丽的小兴安岭漫步,欣赏美景,收获物产。也可以让学生模拟导游,向游客介绍小兴安岭的风景,物产。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学生有了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教会学生探究和创新,让学生善学
教师要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中起着策划、组织、启迪、督查的促进作用。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和重点,做到一课时要有一得。对小学高段学生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课外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时代背景,划出重点词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标出。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独立地阅读思考,当学生都各有所悟,问题不能独立解决,有些该注意的问题而未引起注意时,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归纳小结。 要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细心激发、培养、呵护学生的创新精神,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如顺向思想与逆向思维法,发散思维与聚集思维法,联想、类比思维与求异思维法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异想天开,勇于标新立异,不盲从,不局限于书本,也不迷信书本,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学习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三)、 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安排小组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表示教师要放弃对课堂的主导,相反要教师有效地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真正的成为教学的主导者。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把握启发诱导的最佳时机。多进行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教师要善于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遵照思维规律,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养成思路活跃、思维敏捷、敢于创造、善于创新的习惯。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教法服务于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要符合学生学的规律,主导作用要为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服务。为了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特点的个体差异性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得到相应的进步。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学法指导为重点,通过“学法——教法——学法”这一过程,按学法要求改进教法,让学生既能学会更能会学,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为其终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重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创见,就要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练习的布置上要依据教材、学生的实际而定,不要让我们的孩子适应我们的教育,而要让我们的教育适应我们的孩子。教学中要保护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珍惜学生的独立见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四)、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堂资源的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围墙,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自然,有选择地吸收丰富的校外资源,在社会环境中学会学习。
总之,打造特色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的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在教师有效组织下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的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