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获奖论文

当前位置:主页 > 优秀论文 > 二等奖获奖论文 >

大班自我管理“标识化”,助力入学准备

学校名称:合川区高阳幼儿园 作者:左康玲 更新日期:2019-09-23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看似简单,但是如何让幼儿自主有序,自我安排和规划能力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常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会看到孩子在来园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不知道先做什么,常常会问老师接下来该做什么?生活运动准备中一片茫然,七嘴八舌,教室秩序纷乱、嘈杂;离园时幼儿丢三落四。孩子们的学习用品随处乱放等现象。标识化管理作为我们幼儿园日常精细化管理的一个亮点,既是幼儿的内在需要,也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那么我们该如何积极地培养幼儿这方面的能力?如何让幼儿能自主安排、有序管理自己的生活?
(一)建立有序的一日生活环节秩序,加速幼儿对自我管理的心理适应
1.以透明化的活动环节安排消除幼儿的心理紧张。
幼儿如果不了解一日活动的安排,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是很难的。因此,我们事先让幼儿了解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以相同的顺序来安排每天的生活;在与幼儿的交谈中,经常有意识地提到各个环节的名称;一日活动安排有什么变化时,在早晨就告诉幼儿,让幼儿有思想准备等等。采取这种透明化的活动环节,有利于消除幼儿自我管理的紧张心理。另外在区角中创设环境“我的一天”课程表,让大班幼儿对一日环节在操作卡片中增加了解。
2.用细致入微的环节转换加快幼儿的心理适应。
幼儿只有对一日的活动环节心中有数,才能减少焦虑,在大脑中建立起新旧经验的有效联系,使自我管理成为可能。如:教师在每一环节结束前几分钟可提醒幼儿,让幼儿知道下一个环节是什么;使用某种特定符号来标志某一环节的结束;在每一环节结束时,和幼儿讨论下一环节的内容。我们通过对一日活动中各环节进行环节设计,提升幼儿自我管理策略。
(二)拓宽“标识化管理”经验传递通道,引发幼儿主动建构管理经验
我们尝试用多种方式:图夹文、任务卡、记录表等进行标识化管理。我们各班的做法:
1.共同讨论、设计标识——做什么
通过录像、照片等帮助幼儿进行行为反思把每一环节的活动拍成摄像资料,和幼儿一起边看边进行自主讨论,设计标识,帮助幼儿把环节的名称和实际活动联系起来,并分析这样的行为是否适当,该采取怎样的方式。采用这样的自我反思的方式,幼儿能时刻管理自己的行为,掌握活动的规则,这是自我管理的良好开端。例如在运动前准备环节通过老师拍下照片的形式制作标识,让大家一目了然,帮助幼儿记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又如:午睡准备环节中给衣架编号,制作脱衣服流程图等,让幼儿能有序管理自己的午睡。而我们的“来园三件事”则通过图夹文的形式让幼儿自己设计标识,知道来园先后做的事,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同时通过参观一中心小学,观看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老师的介绍对小学有了一个简单的初步的概念。作为我们老师在主题“我要上小学”主题的开展过程中,特意安排了一些高结构活动课有“有啥不一样”、“上学的早晨”“课间十分钟”等,有了这些经验的支撑,孩子们已经意识到哪些是“课间十分钟”必须做的,哪些是可选择的?并达成共识利用标识来提醒自己,让环境提醒我们。
2.观察调整,有效推进——怎么做
通过图谱绘画强化活动规则,这主要包括与幼儿一起绘画、剪贴一日生活环节标识图,强化各个活动环节的规则,运用标识让幼儿自主有序的做事。例如:午餐环节中通过实行午餐小组管理员,极大激发幼儿进餐兴趣,同时又是幼儿自我调控能力的锻炼,小组长还要为自己小组服务,检查桌面、小碗,并对组员分发五角星。
3.正确评价,积极引领——“要我”变“我要”
孩子们在绘制的过程中,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完整深刻地感知理解并掌握活动规则,然后在实践中迁移已有经验,实施正确评价和自我管理。
例如:我们的午餐自主添饭记录表,评选“健康宝宝”、评选“闪亮星宝宝”等让幼儿学会自我评价并且更好的自我管理。老师通过孩子的任务卡、记录表更好的评价孩子的发展。
4.学会方法,迁移运用——管放结合
通过本学期在一日活动中的尝试,让我们的老师有了深深的体会,要充分挥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主人,作为教师,在班级管理时应做到"管放结合"。幼儿自己能干的事,教师坚决不要帮。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及各种能力的提高。而在实践中我们的“标识化管理”经验也进一步拓宽了传递通道,引发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关注幼儿的行动计划,突破自我管理难点
我们加强幼儿在群体中的行为调节,通过关注幼儿的行动计划,突破自我管理难点。我们开展“学做小学生”我的学习我做主活动,让幼儿自主整理自己的铅笔盒、小书包等。通过“回家几件事”活动,一、让孩子自己做计划。鼓励幼儿自己制定计划,让他们自主实施他们的计划,教师不去影响幼儿的选择,而是帮助他们学会确定自己的选择,并给那些不知道干什么的幼儿提供帮助,提醒他们应做些什么,怎么做。二是帮助幼儿弄清计划,了解同伴的想法。三是在计划调整中学习自我调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慢慢地学会制定比较完善的、需要使用整个活动时间的计划,在学习计划调整的过程中,幼儿学习怎样进行自我调节。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善于运用标志化管理,让教师管得巧,管得妙,相信孩子的潜能,还给孩子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11048283号-2
技术支持:无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