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

当前位置:主页 > 优秀论文 >

浅谈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

学校名称: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中学 作者:林鲁哲 更新日期:2019-12-20


   摘要:初中生过度到高中生,都有一颗想学好数学的心。经过学习函数以后,开始发现高中数学难学,数学的成绩因此开始下滑,大部分的学生无法面对这样打击,开始对数学谈之色变,失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影响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上。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解决策略;数学素养
初高中学生发展水平和课程的实际要求客观上存在差异,很多初中生进入高中没有掌握好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仍然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学习高中数学,很快发现这种学习方法是行不通的,数学成绩开始逐渐下降,学生也逐步对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初高中数学有很多相关联的知识点,但初中要求相对低,教师讲解学生容易接受,学生进入高中难于适应学习数学方式。为了高一新生尽快拥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态,师生首先要知道影响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因素有哪些,再探讨解决衔接问题的方法,最终获得衔接初高中的方案。
一、影响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因素
1.校园环境方面: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环境会影响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一个刚踏入高中校园新生来讲,身边的事物往往都是新鲜的,学生需要适应接受新生事物的心理过程。另外,学生经过初三阶段的紧张复习,努力考取优异成绩并进入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难免会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没有学习的紧迫感。也有些学生对数学是无趣、恐惧,这种感觉有的是从小学、初中开始就已存。进入高中时,他们就耳闻高中数学更难学,高一数学从必修Ⅰ开始有集合、函数等的抽象概念,学生不容易正确地应用数学语言表达,不算能表达,也是很难理解。这样的开始会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枯燥无味,难于学好数学。 
2.课本教材方面:初中数学内容相少、知识点简单、题目较为具体、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如勾股定理都要分成四个课时完成[1]。而高中数学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求更高,不仅要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的数学素养,还要注重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能力,知识广泛性和难度性加大,习题类型多,解题思维的深刻性,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解题灵活性。高考成绩是上大学的硬分数指标,数学教师不会轻易降低授课内容的难度,因此,初高中教材内容的广度和难度存在的很大差距。
3.教师教学方面:初中数学课时比较轻松,每学期只需要学习一本数学课本,教材内容少,例题、习题内容较单一,知识的深度低、知识的广泛性小,如中招考试的压轴题是二次函数的内容,教师可以针对应用较长时间反复练习解决压轴题问题。二次函数在高中算是很简单的知识点,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的广度宽,而且高中数学课时比较紧凑,每学期要学完两本数学课本内容,例题、习题类型多样性,使得每节课中通常会用多个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才能有效的解答题目,学生难于适应这种学习数学氛围。
4.学生学习方面: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多数是熟记公式、模仿例题、简单应用,不善于独立思考,数学的知识之间难于形成相互串联,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相比高中学习数学要求学生学会自主预习,初步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生合作探究、分享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归纳总结,强调培养数学的核心素养。因此高一新生只用初中的模仿、记忆去学习数学,那么在高中是难于学好数学的,要善于思考与总结,把知识之间串联起来应用,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二、初高中教学衔接对策
1.搞好入学教育,介绍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不同
在开学初,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内容,而且要认真备学生,做好立德树人教育。第一节数学课时,教师不妨借用数学史或者有趣的数学故事,了解先辈数学家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因为学生过了若干年后,他们也许已经不记得教师的授课内容,但是许多的学生会深深地记得你讲过数学故事,让学生喜欢听你讲的数学故事爱上你的课堂,也因此喜欢上数学。同时,教师通过中考成绩,初步了解学生对数学掌握水平的情况,根据我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和初高中教学大纲,制定初高中衔接教材计划,本人制定的衔接教材内容和时间计划如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周完成第一个部分内容《数与式的运算》,第二部分内容《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周完成第三部分内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第四部分内容《不等式》。例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二次函数y=ax2+bx+c以及不等式ax2+bx+c>0(或ax2+bx+c<0),这三个式子,数学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把方程、函数、不等式的知识串联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让学生了解初高中衔接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紧迫感,有利于学生适应学习数学的方法。为此,首先给学生讲清楚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数学承上启下作用。其次,结合初高中实例,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初中教材主要让学生用公式法和配方法求,十字相乘法是选讲内容,而在高中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主要用十字相乘法。让学生感受初高中数学的方法的差异,所以数学学习方法也要不同。最后,教师不妨请优秀的高三毕业生给高一新生分享学习的数学方法、学习的数学习惯、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促进新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2.做好知识内容串联,实现初高中平稳过渡。
初中教师为了应付中考,很多与高中知识有关联的但中考考纲不做要求的内容,数学老师讲得少甚至不讲。如:x2+(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2],是八年级上册的选讲内容,也是十字相乘法。由于是选讲内容,考试大纲不做要求,避免不了有些初中教师一讲而过,甚至认为难度大不必讲,中招考试可以用配方法或公式法解决题目,拿到分数就行了。而高中一元二次方程求解经常涉及的题型,对于系数较大的一元二次方程,学生用配方法或公式法运算很麻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补充一元二次方程的十字相乘解法及其本质。
数学知识是相互串联、相互融合的。如初中的不等式x2-2x+3<0的解与高中的集合{x|x2-2x+3<0}的解集,这个集合的解集本质就是其不等式的解。再例如初中的三角函数与高中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初中三角函数限制在直角三角形中,高中的三角函数推广到任意角,知道彼此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做好新旧知识的相互串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3.强化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知识。包括制定学习数学计划:课前预习—课中解疑—课后思考、解决疑难、归纳总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这样进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水平和教学内容需要,制定学习数学计划,从盲目的学习转化为有目的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可以用导学案,做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预习;课前是让学生预习、提出问题,课中是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问题、分享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下课后要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思考、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引导学生系统小结,将所学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总之,在高中教学时,先备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再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备好教学设计,为上好每节课打好基础。高中数学教师要于立德树人为基本任务,从抓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开始,逐步让学生适应学习高中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有效的接受新知识。
参考文献
[1]林群.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44
[2]林群.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121
[3]张金萍等.谈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数学月刊.2005
[4]刘华祥.中学数学教学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田中等.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研究技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11048283号-2
技术支持:无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