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关键词】:幼儿     口语表达     
     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较快,在活动交往中表达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想把自己所见到的,所听到的趣事与大家分享。我们知道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紧这个时期努力发展幼儿的语言,使他们在入小学前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受益终生。如何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根据本人实践,有如下几点浅见。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的掌握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又是整个幼儿语言训练的中心环节。幼儿时期是发展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而  发  展 语 言,不 仅 是 幼 儿 获得 知 识 的必 要 条 件,也 是 发 展 心 理,尤 其 是发展思维的重要前提。更是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和交往意识的关键因素。抓住这一关键期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提高幼儿交际能力十分必要。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广大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家长要与孩子多交流,让孩子多说话,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教师也应该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宽松的谈话氛围;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培养和训练,促进幼儿语言健康地发展。
     我们主要通过一下途径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从课堂教学入手,应采取多种形式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抑制力差,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往往不平衡等生理、心理特点,课堂教学形式不能呆板单调,必须经常变换,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积极思考,以达到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之目的。 
     1.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对幼儿说的话必须是清晰易懂、精确的、连贯的和规范的,为了使幼儿掌握更多口语词汇,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处,教师要对某些发音不准的幼儿及时加以纠正,要大力培养幼儿有关听讲的能力和习惯。另外,在幼儿语音上,语音不清和口吃是一些病理状态,应特别加以注意,适当给予关怀、处理和治疗。
     2.采用有效地语言训练方法,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应做到设问恰当,要尽量少用直接提问,如“这幅画上有几个人”,避免幼儿用“三个人”之类的简短的说来话语来回答,对幼儿的提问应该是发散性的,具有启发性的,要求孩子用完整的话回答问题。比如教师在讲“小兔乖乖”有故事时,教师应该避免提出“兔妈妈有几个孩子”这样的提问,而应问“三只小兔子叫什么名字”“兔妈妈出门时是怎样说的”。这样幼儿在回答时就会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恰当的设问。前苏联的阿瓦涅索娃指出“发展连贯语言,是教儿童本族语言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需要,因此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儿童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很重要。语言能力的掌握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正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二、从日常生活入手,加强语言规范化训练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单靠教学是不能奏效的,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教师必须从日常生活游戏入手,时时注意发现和捕捉幼儿口语中的毛病,及时加以纠正。据观察了解,我园幼儿平日交谈中语言不够规范,方言甚多,听起来很不顺耳。如鞋说成(hai),把喝水说成(huo shui  ),刀子说成(daodao)等等。为使他们口语表达明白、准确,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对他们的语病、方言进行纠正和规范。同时在用餐、交谈、户外活动、区角游戏等等随时随地对孩子的方言加以纠正,大力宣传普通话。
     三、利用区角的创设、材料的投放以及情境的创设支持幼儿的语言表达
     在区角游戏中幼儿总是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模仿成人的话语以及说话时的语气、口吻。语言本身是很抽象的,但幼儿从出生开始接触的最多的听到的那就是周围人的语言。所以幼儿一旦喜欢上区角游戏,就会去回忆、去模仿,看大人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为什么说要让幼儿对角色游戏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学好和会说角色的语言呢?首先,只有喜欢上了角色,平时才会去注意听和学。幼儿有了做“妈妈”“警察”“医生”等角色的经验,就会想在下一次做时能学的更像。正是有了这种内心的愿望,他们想做的更好,就会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密切关注生活中妈妈、爸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医生又是怎么给病人看病、配药、打针的;去超市时也会注意看营业员怎么推销产品的,又是怎么收银的。这些看似简单的事,在生活中其实并非如此,需要细细体会。其次,喜欢各种角色的扮演才能进一步把话说好说像。娃娃家中的爸爸妈妈的角色会使幼儿对父母的话产生兴趣;幼儿园老师的角色会使幼儿对教师的语言产生兴趣。幼儿喜欢那个角色的扮演,在游戏中才会一本正经地好好说,在与游戏中其他角色对话的过程中锻炼说话,提高表达能力。同时又进一步体会了这些职业的艰辛。
     教师可利用这个平台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区角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一种游戏。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
     定期组织一些活动如定期举行儿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语言教学游戏等,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如讲故事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兴趣,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开展“故事大王”比赛。故事是孩子们重要的、也是最感兴趣的精神食粮。每当故事比赛的时候,孩子们都睁大圆圆的小眼睛,安静地倾听着同伴们讲的故事,随着故事情节,时而“喜笑颜开”,时而“忧愁愤怒”。渐渐地,连平时不爱言语的幼儿也跃跃欲试,而且经过指导,讲述时也更注重表情、神态手势的运用了。
     在晨间、餐前、离园时间开展孩子有兴趣的谈话活动,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及组织能力。
     五、从家园互动入手,提高交际能力
     1、家长群要提高认识,重视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家长督促孩子养成在家也说普通话的习惯,改变原来一回家就用方言与人交际的情况。作为家长要在这方面起榜样示范作用,如:家里人之间、与客人、带孩子走亲访友等都要用普通话进行交际。其次,家长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进行口语交际,如经常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去附近小卖部购物、经常邀请“大朋友、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条件,让孩子有所进步。再次,孩子一旦有进步,作为家长就应该及时表扬,并且把这些进步告知老师,让老师在幼儿园也大大的表扬他,让小朋友都知道,产生羡慕感的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孩子口语交际的兴趣。
     2、要耐心、认真听孩子说话。
     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常常不能完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诉说,善于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把握孩子的思想脉络,理解孩子的意图,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说不明白而嫌孩子罗嗦,甚至严厉斥责孩子。父母不仅要耐心听孩子说话,还要鼓励并指导孩子说出完整的句子,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对话环境,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家长要与幼儿多交流,让幼儿有机会多说话。
     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指导孩子看图书讲述、续编故事等。如让孩子在观察那些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的图画时,家长可提出问题来引导孩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比如,可问图画中有什么?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样不但启发孩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还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讲话,比如,让几个小朋友开展讲故事比赛,看谁的儿歌念的好等。这些都既能增加生活情趣,又能锻炼幼儿的口语。
     总之,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随时抓住有利时机,有意识地创设环境,就一定能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生动、活泼、有效的发展。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