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幼儿期是人类的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幼儿老师要把握住这一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语言信息,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在语言表达上还不完整。有关研究证明,儿童从出生起就获得了学习人类语言的条件,并且指出3-6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是有可能也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早期阅读 语言环境 习惯 语言实践

目   录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 1
二、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 2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2
(二)合理安排组织语言活动 2
(三)语言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结合 3
三、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3
(一) 多看 4
(二)多听 4
(三)多说 4
(四)多练 5
四、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7
谢    辞 8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幼儿期是人类的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幼儿教师要把握住这一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语言信息,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在语言表达上还不完整。有关研究证明,儿童从出生起就获得了学习人类语言的条件,并且指出3-6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是有可能也是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
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因为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幼儿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在幼儿周围找出紧密相连事与物以及大自然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通过幼儿的感知来获得的一些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同时,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冬天,教师可在班上的自然科学角里,种植一些蔬菜与大蒜,让幼儿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并要求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有下雪,可以让幼儿去接雪花,实际观察雪花的形状,看雪景,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然后可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棉被。"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我就给孩子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让他们通过触摸、闻闻、尝尝、看看等操作活动学习了“香甜”“黄澄澄”“紫莹莹”“红彤彤”“绿油油”等词语。春天,万物苏醒,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最适应幼儿种植或植物,并让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异同。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幼儿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二、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幼儿学习语言,与周围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比如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知识,是幼儿语言发展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径。
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周围的事物,能不断丰富语汇。冬天,幼儿接雪花,看雪景,观察雪花形状,知晓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教师适时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白雪像什么呀”?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形容白雪,“像棉花”,“像白糖”,“像厚厚的毯子”等等,不一而足。春天,教师带幼儿种植,让幼儿动手实践,幼儿能从中得到直观印象。带幼儿松土、选种、种植、移植……做每一项工作时,边干边讲,使幼儿知道这种劳动的名称。教师选几种种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异同。幼儿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桔子瓣”。出苗了,幼儿会观察得更仔细,兴趣会更浓。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实践,不仅丰富了幼儿知识,也陶冶了幼儿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自然界的变化。生活内容的丰富,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增强,会不断充实幼儿知识,同步发展语言能力。
   (二)、合理安排组织语言活动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幼儿进行的语言学习活动,把语言作为幼儿学习的对象,这是专门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主要途径。这种语言教育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主体。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儿歌、诗歌、故事、词句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语言学习情境,引发幼儿与环境材料、伙伴及教师积极地相互作用,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影响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年龄小,需要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进行开展,www.jy135.com在游戏的情境中让幼儿感受。比如:我在给孩子讲故事《小兔乖乖》以后,孩子们便在表演区里选择起小兔头饰表演起故事的内容来,邀请同伴扮演小兔子,尝试着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和情绪体验表现对大灰狼的厌恶之情,在游戏过程中,小朋友们扮演的小兔子,我扮演大灰狼;然后互换角色,在表演故事过程中孩子们学到了许多本领:分配角色、变化声音等,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之,以游戏为主的语言活动,幼儿的活动兴趣高涨,主动投入情感交流,可以初步提起幼儿的交流兴趣。
   (三)、语言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结合
可以根据幼儿游戏需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促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获得发展,幼儿享受游戏的过程,是获得快乐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交流意识的过程。
1、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游戏活动,增强幼儿游戏中的交流意识。小班幼儿比较喜欢模仿动物进行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增强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交流意识。例小班幼儿玩娃娃家:《我的娃娃要睡觉》,通过教师提问:“妈妈是怎么哄你睡觉的?”天天说:“我妈妈给我盖好被子,然后给我唱摇篮曲。”瑶瑶说:“我妈妈抱着我哄我睡觉的。”幼儿在自身的角色扮演中得到满足,教师通过适当性提问,将幼儿的生活经验给以幼儿简单的语言交流。
2、结合本学期园本课程开展主题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意识。本学期,经过课题小组的相互学习活动与不断深入的研究、探讨,不断地丰富组织活动,主题游戏也适时而生。主题游戏它渗透在日常游戏、区域游戏等各种游戏之中。通过游戏中的发现、探究、再发现、进而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从多个角度获取经验,培养幼儿的自主交流能力,在游戏进行中,幼儿能主动的形成自己语言与思想。
三、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形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能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 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如:给幼儿讲“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诉幼儿:“春天到了,大树、天气、人、花、草、小动物呀,都有一些变化。一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春天到了,你们找一找,看一看,春天到了有些什么变化,以后讲给大家听。”幼儿回家之后,仔细观察、查找,当老师讲完故事之后问他们:“除了故事里大树、小草、小动物的变化外,还怎样知道春天到了?”
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判断的内容,亲身的体会,积极地发言。幼儿说:“小燕子飞回来了;青蛙妈妈有宝宝--小蝌蚪了;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春天到了,可以放风筝了。”等等,幼儿列举许许多多他们生活中的经验,得到肯定后会兴趣很高,享受发现的快乐,并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多听
  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
  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途径多种多样。如给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让幼儿多听,能发展幼儿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幼儿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
(三)多说
  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多与幼儿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有话愿意讲,是培养幼儿语言的又一途径。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与幼儿交谈,能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交谈中,教师和幼儿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幼儿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时,应当注意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教师说孩子听的教法,摒弃说得好的让他说,说得不好的不让说的做法,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  
(四)多练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和正确运用词汇,并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需要让幼儿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幼儿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幼儿会讲出一些不合乎语言结构的话,“老师,我要一本书,小糊涂神”等等,教师及时给予纠正:“老师,我要一本小糊涂神的书”,并让幼儿反复多说几遍,他渐渐就会说了。凡属幼儿用词不当时,老师给予纠正,让幼儿重复练习,能够不断提高规范用语的能力。
四、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包括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的印象。一个人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举止态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礼貌教育从小抓起,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使用礼貌语言,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培养幼儿的礼貌言行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教育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说:“请您帮我……”;受到帮助后,会说:“谢谢”。
  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意影响到别人时,会主动诚恳地道歉;当别人影响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应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打断别人讲话,不离开,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要打招呼。别人向自己提出问题时,要认真地回答。 
  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要看着对方,不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
进行文明礼貌言行的规范教育时,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能够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如称呼问题,要教给孩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场合,用礼貌语言称呼别人。看见老年人,知道称呼:“爷爷、奶奶”;看见像学生一样的人,知道称呼:“大哥哥、大姐姐”;班上来了参观、听课的人时,知道问:“客人好”。通过反复的教育,孩子们掌握了许多人称名词,逐渐会合乎情理地称呼人了。
  总之,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时,要把握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健康发展。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