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三亚市河西区中心学校 叶小芳
   初春漫步公园,草坪上竞相开放的花儿让我颇为感触,那一抹生命的绚丽经春风一吹,春雨一润,一大片蓬蓬勃勃,郁郁青青,灿灿烂烂的满园春色。是啊!花犹如此,人何以堪!我的那些“花儿”也能如约绽放吗?
每一位园丁,都希望学生的习作都如春花般绚烂。可是对于那些“学困生”,不要说开花结果,单单发个芽长片叶抽个枝都举步为艰。在习作上,他们往往是在教师的“逼迫”下才去应付一篇,教师批改后,置若罔闻,质量好坏任教师去评说而自己却岿然不动。甚至有些“畏文”者连习作都不写也不交,让你连指导都成无源之水。
这种“畏文”现象让我们这些奋斗在一线上的语文教师倍感烦恼和无奈。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反思,我终于找到了原因:令学生“畏文”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竟是我们语文教师自己啊!长期以来,我们的习作教学都是以文为本,以师为本。习作项目多、标准高、要求严,理想化、绝对化,远离学生的生活,漠视学生的感受,忽视学生的差异,淡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习作变得高深莫测,枯燥无味,让学生谈文色变,望而生畏。尤其是一些学困生的习作被教师判了“死刑”后,就永远被打入“冷宫”,再也见不到阳光。这种苛刻的习作评价,不是在甄别习作的好坏,而是在泯灭儿童的天性,摧残儿童刚刚开始的美好人生啊!
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学阶段,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方法或途径,使学困生的作文在春天的百花园中也能绽开一席之地呢?本着新课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倡激励性评价,注重赏识性教育”的理念,我尝试着在习作评析中大做文章,给学生的习作以赏识性评价和鼓励,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以下是我的一些浅知拙略:
 1.批语式
为了让习作基础差的学困生尝到成功的甜头,我极其认真地在他们习作的字里行间用“放大镜”找优点,差中寻优,沙里淘金,去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把他们用得好的一个词,一个标点,写得好的一句话,一个标题,用批语加以褒扬。如“誊写认真”“这个词用得极妙”“这句话写得妙极了”“你真棒,能把……形象地写出来”等。不吝惜溢美文辞,以此激发孩子们的作文兴趣,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写出好的文章来。
2.高分式
对学困生的习作的评分,我适当放松,分数适当偏高些,文中的好词佳句,另给奖励分数。有一次我出了一道作文题《---,我想对你说》,我班的成绩较差的学生陈丽写了《妈妈,我想对你说》,整篇文章只有十多句,但我仍然用“放大镜”从她的文章中找优点:“内容虽少,但语言通顺,层次分明,感情也较真挚,若能加入一两个事例把内容写具体些就是一篇优秀的习作了,期待你的精彩!”。我鼓励她重写,并利用课余时间稍加指导,她的第二稿写了近400字,按打分标准也只能判60分左右,可是,我对她降低了要求,破例给了她80分。她写作的信心大增。从此,常常主动拿作文给我面批。这对于一个性格内向,畏难写作的她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最后,她如愿以偿地摆脱了写作的困境,抽枝发芽了。
3.朗读式
学困生的习作中往往毛病较多,为了培养他们自信和自尊,当众讲评他们的习作时,我往往通过教师朗读,突出他们习作中的“长处”“佳处”,而有意隐去习作中的种种毛病,留待个别指导、启发他们认识、改正。
学困生渴望得到重视和赞同,为了满足他们这种心理要求,我在讲评、表扬他们习作时,着力创造一种“隆重推出”的氛围。有时,我先绘声绘色地朗读他们的习作,动情地赞扬文章的佳妙之处,然后迎合全班敬佩的目光,报出作者的姓名,或让学生猜一猜,再请他们在热烈友好的掌声中到台前领回习作本。有时,在读他们习作之前,我喜形于色地报其姓名,使被表扬的学生为之振奋,让全班学生意外一惊而“刮目相看”,同学们一个个情绪高涨准备“洗耳恭听”。
4.抄小报式
对学困生习作好的部分经教师修改后,抄在小报上或贴在班中的墙报上,让大家欣赏。运用“成果共享”的展示方法,让学困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充分调动其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习作的兴趣。
我班的吴皓同学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上课喜欢哗众取宠,作文潦草地三言两语应付了事,不管是面批还是书评都无济于事,而且有时你越批评他越来劲。可有一次我让学生自由习作,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他有感而发地完成了习作,题目是《那一场失败的球赛》,字里行间渗透着挥之不去的感伤。哟!这顽皮小子竟能写出这么感人的习作,真让我刮目相看了。我将这篇习作在全班大张旗鼓地表扬,并让他重新誊抄然后粘贴在教室的美文共赏板报上。看着同学们对他的认可,他第一次笑得腼腆又灿烂。真是给点阳关就灿烂,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写作,爱上了阅读。他每晚都记录自己的心得,凡是有投稿的机会他从不错过,在市举行的鲁迅杯作文大赛中他还取得了小学组一等奖的佳绩。这朵拒绝开放的花儿不仅就这样发芽,而且抽枝舒叶地茁壮起来了。
是啊!给点时间,给点空间,他们就有兴趣发芽;给点阳光,给点雨露,他们就有信心生长;给点赏识,给点鼓励,他们就能灿烂的绽放。语文教师们,请使用好你手中评价的“魔棒”吧!要知道: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作文,多出一批好人才。尤其是对待那些特殊学生,你的“魔棒”更要变幻出迷人的色彩,才能照亮孩子们那脆弱的心灵。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