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西宁市水井巷小学  杨福柱
拼音教学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学习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感受。
一、凭借插图,读准音,记清形
现在的拼音教材,插图设计的很好,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字母的读音,还能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的形状。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课本中那些精致而传神的插图,教学生记忆每个字母的字形,学习发音。如“e”的插图画的是一只鹅,水中鹅的倒影就像“e”字,我先引导学生对照插图,启发学生说出字母与图中的哪一部分相似,此时,学生会高兴的说出字真像水中鹅的倒影,抓住时机,教学生说顺口溜“水中倒影eee”,以此加深学生对“e”字母读音和字形的记忆。又如:在学声母g时,所附插图是一只鸽子叼着一根橄榄树枝,这副插图上,“鸽子”点出了这个声母的读音;鸽子叼的橄榄树枝正是又弯成“g”的形状,音形并茂,便于学生记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观察图画,凭借插图读准音,记清形。
二、小故事蕴藏大智慧
    对于一群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拼读是有些难度的,他们刚刚适应两拼音节,首次出现三拼音节,这又是一个难点,对学生来说很难掌握拼读的要领。学生在拼读时往往会把中间的介母漏掉。
于是,我给学生分享了一个三拼音节的小故事:
小朋友,以前我们说过在音节这个大部落中,有声母和韵母两大家族,生活在这两大家族中的声母孩子和韵母孩子非常善良友好,有些见到面就会手拉手聚在一起,而有些呢见到面呀还不认识,你看声母sh正在散步,这时韵母o也来了,可是他们并不认识对方,怎么办呢?别着急,这时,交际广泛的韵母u来了,他呀已经介绍了好多声母和韵母认识了,是非常出色的中介人,看看他左手拉sh,右手拉o,把它们都拉到自己的身边,又组成了新型家庭,这个小家庭和其他的家庭都不一样,你知道哪里不一样吗?有一个声母和两个韵母组成,其中的韵母u因为他是中介人,所以我们把他叫做介母,把这种音节叫三拼音节。
我想,这样的教学,我们自己教的明白,学生也学的明白,而且学得兴趣盎然,何乐而不为呢?
然后再教他们三拼的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并进行了示范,并把书上的三拼音节按顺序一个一个的出示,请学生做小老师领着大家一起读,感觉效果还不错。当学生掌握正确的拼读方法后,我们再指导一些音节的组成练习,让学生明确三拼音节的拼读。
三、顺口溜中藏猫猫
整体认读音节一共有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前面10个音节有一定规律,方便记忆。
   而对于后面的6个“ye、yue、yuan、yin 、yun、 ying”音节,因为没有规律,所以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即使在老师的再三强调下一时记住了,可不久又忘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牢牢地记住这些音节呢?用顺口溜来引导学生就容易多了:“中秋佳节夜(ye)月(yue)圆(yuan),恰逢秋雨阴(yin)云(yun)影(ying)”
两句话里共有6个整体认读音节。这两句话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便记住了,且经久不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发音规律牢记复韵母
在小学一年级的拼音学习中,如何区分复韵母iu和ui是许多孩子的难点,不论是拼读还是书写,往往把iu读成(写成)ui,把ui读成(写成)iu,造成许多错误。究竟如何让学生真正分清iu 和ui,同样困惑的我也在积极想办法。我发现从iu 、ui的发音规律入手可以帮助学生持久牢记这两个韵母。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效果很好。
它们的发音是这样的:
iu(优)的发音是“i”开头,“u” 收尾,口型由“i”滑到“u”,自然形成iu(优)的音。i — u → iu(优)
 ui(威)的发音是“u”开头,“i” 收尾,口型由“u”滑到“i”,自然形成ui(威)的音。u — i → ui(威)。
从此学生再也不用死记iu、 ui,也不再依赖插图记忆iu、 ui了。
  虽然汉语拼音难学,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只要肯下功夫,肯动脑筋,想出各种可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掌握汉语拼音这个学习工具,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