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优质论文 >

抓语文教学   重素质教育

单位:重庆市荣昌县盘龙镇合靖中心校      作者:段小波

摘要  语文是基础学科,核心学科。语文教师应多侧面、全方位抓好语文的基础教学,加强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品质、能力和习惯,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教学上,处理好教学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教材与教法的关系。语文教师要努力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激发兴趣,着力指导阅读,督促检查,认真总结语文教学经验。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重“双基”    抓落实    增素质

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正视当前的教育形势: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江泽民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这一变化,以利于教育对象的终身学习,为人类的发展奠定基础作好准备。这是全球性的教育课题,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当代教育的必经之路。当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全在于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质。由此看来,语文学科是举足轻重的基础学科,核心学科,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学课时是有限的,而学生素质的发展却是无限的。怎样通过我们有限的语文教学课时挖掘学生素质发展的潜力呢?这就涉及到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问题。这又是小学语文改革应当思考的问题。

现在,政府已经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初中入学办法的有效改革,谈化升学考试的选拔功能,取消“重点校”与“薄弱校”的差距,目的就是为了贯彻“两全”,即“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人认为这样会影响教育质量,给整个教育造成连锁反应。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加强内部的科学管理,力求教育质量再上台阶。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反思的问题。

我们敢于正视机遇与考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弘扬自身重视基础的优良传统,吸取有益的经验,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我们多侧面,全方位抓了教学改革工作。

一、加强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究竟养什么?我们的回答是,应该养成终身受益的品质、能力和习惯。也就是说无论对待什么事,都无需别人提醒,就已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养成教育”所强调的是“全面性”和要求的是“基础性”这两个方面。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基础的基础。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把语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双基”上,即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教学上,要正确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教材与教法,对各门学科来说,都是“育人”手段。要把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搞清楚,“养成教育”就是要养成正确的、良好的生活、学习、劳动、交往、习惯等等,养成种种最起码的能力 ,如强身健体、分析思考、辨别判断、理解思维、记忆联想,估量计算、坚持忍耐、自信宽容等种种能力。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毛泽东语]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发展为一种责任感。在小学阶段,学生不仅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的基础。还要打好书写规范汉字的基础。我们要求学生做到:清清楚楚认字仔仔细细读书,端端正正写字,认认真真作文。这是对学生学好语文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要“严”字当关,学生要“实”字领先,师生努力做出成效,让中华文化充分显现出博大精深的神奇魅力。

三、抓实“双基”教学

现在我们语文教师给学生的东西是基础,今后的适应性很强。小学语文学科中教学内容最基础的是识字写字,积累词汇,丰富句式,形成听、说、读、写的最基本的能力。我们认为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句,是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小学阶段,是人生记忆力最旺盛时期,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多积累词语、句式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美段、篇章。

四、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创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进一步升华。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想象力尽量培养起来,尽情释放。教师要让学生有一个全新的头脑投入学习,带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参与语言训练,喜欢学习生字新词新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开发学生的智力,实现思维中的“形象与抽象,逻辑与跳跃,重现与顿悟,常规与创造,守旧与创新”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语文学习,做到眼、脑、口、手并动,要着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把“三个促使”带进语文课堂。

(一)促使学生积极提问。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愉快学习、合作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促使学生谈见解。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个性色彩的理解,允许学生有最具灵活性的创见。在语文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学好用活语言。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把语言学好用活,更要让他们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五、引导学生多阅读  诱导学生嗜爱读书

从好书中吸取营养,获得精神食粮,追求真理,是语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我们采取的有效措施,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坚持课内读课文,课外读好书。力求博览群书,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开拓视野,开阔眼界,塑造活的灵魂,使学生“有个人的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列宁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采取措施,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让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产生了阅读的动力,才能开发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有效地学,更好地提高自觉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课文主要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非下功夫不可。

语文教师在备课的同时既要备语言,又要精心设计。从走进课堂开始上的第一句话到结束的最后一句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如何说,该怎么说,该怎么表达,效果如何,这几个方面入手,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到衔接各个学生环节的“过渡语”,从点拨解说的“讲解语”到启发思维的“设问语”,直至画龙点睛的“小结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换句话来说,语文课堂的教学力求“三度”。(1)开讲要有精度,要讲得简洁,引人入胜。(2)讲课文要有深度,要设计好当堂课雄厚充实的知识量和能力训练量,让学生学得积极愉悦,学有收获。①以情感丰富的课文启动学生心灵。教师要以充满感情的语调朗读饱含深情的课文,让学生为文中之情所触动,从而爱上语文。②以语言的交际功能影响学生。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学语言,使他们亲身感受到语言的价值和爱好语言的意义与好处,增强学习语言的自觉性,提高学习语言的能力。③语文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发现教材中蕴含的语言知识,以知识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发现语言表达的多种形式,从中感到语言具有神奇的表现力。(3)结尾要有力度,要用文中之情,扣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熏陶。

(二)安排自读,加强指导。我们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阅读自读课本的同时,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以满足其求知心理需要。通过平时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指导,重视向学生传授基本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审题,立意、选材、谴词造句、课篇布局的技巧,养成边读边想边议边批注勾画的良好读书习惯。

(三)督促检查,总结提高。我们语文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自读课本后,必须及时督促检查,看学生是否读懂了,有何疑难,都要了解掌握。我们采取检查的形式有:(1)朗读和背诵。采用了个别读、小组读和全班读来检查读书情况,看是否读得正确、流利,对优美句段篇能否熟读成诵。(2)对精当的词语、精辟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是否勾画批注得当,对课后思考题的理解是否确切。每次检查后都要认真加以较全面的总结,及时表扬认真阅读的学生,提醒差生,并督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质疑解难,在必要时教师作适当点拨。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