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承德市第三中学创建特色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校背景分析
      承德三中位于承德市双滦区双塔山镇的城乡接合部,2005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是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成果,服务于双塔山、大庙两个镇,新学校占地61.3亩,建筑面积13686平方米,拥有400米环形运动场,仪器设备基本达到河北省初级中学A类办学标准。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1800人(其中农村户口占51%,住宿生560名),教职工159人,平均年龄35岁。学校两面环山,一面依水,风景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承德市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承德市平安学校”、“承德市模范职工之家”等;中考成绩连续刷新双滦区历史最高纪录:2008年三中首级毕业生中考500分以上人数就高达82人,徐野同学以总分602分高分夺得全区状元,超过了九中的最高分;2009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考500分以上人数高达156人,沈凌宇同学以622分高分获得双滦区中考状元,以绝对优势超过了市十中的最高分,跻身全市前三名;2011年中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中考综合500分以上人数达230人,(文化课500分以上人数达131人,高分率为24.9%)全区前九名均出在我校,各科综合成绩在全区的位次均居第一,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承德市先进校行列,优异的成绩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评价:承德日报、承德晚报、双滦区电视台先后进行了报道;2011年7月经“全国教育学会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效课堂交流协作网”考察鉴定被吸纳为成员校,成为“全国高效课堂”师资培训基地。另外,多名教师在省、市教学比武中荣获一等奖;自行车队代表承德市参加了河北省第十二届全运会,夺得了四枚铜牌和两个团体奖杯,亦创造了承德市该项体育运动历史最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创建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色学校总体规划:树立现代办学理念,坚持以“以人为本”的“仁爱教育”,以发展为主旋律,以质量为生命线,以创新为推动力;坚持以强化      管理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基,将优化办学条件和内涵提升紧密结合的发展战略,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学校特色,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使学校的办学理念、素质教育成果、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水平和办学水平具有新观念、新体制、新模式、新形象。
四、“以人为本”的“仁爱教育”特色构建的理论依据
      我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持久发展壮大的核心理论保障。对此,三中人认识深刻,我们牢固把握了天、地、人“和” 创伟业这一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文化精髓,把“三和致远”“仁和至上”定为构建学校文化的核心。我们认为,“三和”,就是“天时、地利、仁和”三者合一;“天时”乃是要及时抓住发展机遇,“地利”就是要创造利用好发展条件,“仁和”就是要万众一心向前走;而“三和”的核心就是人的集体智慧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炼出了“和合文化”,其核心观点就是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它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客观地承认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我们就是在这种哲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校情实际来确立学校的精神文化。
 
      教育思想:博爱、进步、成材。
      育人理念:人人有成功之道。
      评价理念:你只要全身心努力了就是最棒的。
      育人目标:有理想会做人,有能力勤探究;有个性能发展,有情趣懂生活。
      办学目标: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让教师愉快的工作,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创造型人才。
      办学方略: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办特色名校。
     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提炼出了学校育人理念的五大元素——热爱、平等、信任、信心、方法,并把它量化为一种行为标准作为衡量老师思想、工作作风优劣的尺子。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处处体现热爱,把“热爱”化成自己心中的血液;处处体现平等,把“平等”铸成自己心中的天平;处处体现信任,把“信任”作为自己展示人格魅力的机会;处处体现信心,把“信心”作为对自己意志品质的检验;处处体现方法,把开创最优学习“方法”作为自己专业的最高追求。对此,三中人坚定信念,上下一致,领导带头,长修不懈,经过不断的努力,现已形成了“求真创新,同心向上”的优良校风,教育形势和谐有序,以人为本的仁爱教育变成了现实。
充满“仁爱”思想的学校的精神文化为三中特色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保障。
五、学校特色建设的具体规划内容
(一)建立一支充满仁爱之心的优质专业化施教队伍。
      蔡元培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因此,在创建学校特色中,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及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广博的知识修养的特色教师。在队伍建设中,三中人注重的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将进一步全面实施“四个四”队伍建设工程。第一,树立四新观念:新思想、新目标、新举措、新成果;第二,坚持四首位原则:工作首位、团结首位、学习首位、进步首位;第三,发扬四种精神:主人精神、奉献精神、头雁精神、创新精神;第四,争创四个优质:优质管理、优质队伍、优质环境、优质成果。
(二)优化学校管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校以“两全”为宗旨,热爱尊重,爱心至上,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并针对应试教育的“四重四轻”(即重毕业班,轻非毕业班;重成绩,轻过程;重优生,轻学困生;重智育,轻美德)的弊端,在学校管理中继续实行“四个面向”,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机制。
      1、面向每一个年级,对毕业年级和非毕业年级同等重视。
      2、面向每一个班级,使同年级每个班的学生都享受平等的教育。
      3、面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人人感受到教师的爱。
      4、面向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造就合格加特长的有用之才。
      教师将平等地对待每名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合作,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共同努力。
(三)扎实有序的教学改革。
1.乐学高效的教学改革
      在改革教学方法方面,承德三中明确提出教师教法的核心课题是学生的学法问题。通过多层面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已总结出有自己特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以加快现代化教学改革为主向,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切入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师生互动交流探讨为平台,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为焦点,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性地形成了本校 “激欲、牵手”课堂模式,“激发欲望”和“牵手互助”成为此模式的两大支撑点,提炼出“课堂三大基本环节”、“三大基本课型”,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培养现代化学习、创造型人才。
2.求异创新的教育科研
      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教师节座谈会上指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教科研是先导。没有教科研引领,素质教育难以推进;没有科研推动,学校发展就没有后劲;没有科研做保证,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校一直十分重视教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走科研兴教、走科研兴校之路,实现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的转变,抢先占领教育科研的制高点,近几年,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有80%的专任教师承担着科研课题研究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截止到现在已有8项市级科研课题结题,6项科研课题正在研究中。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学研究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保证“激欲、牵手”课堂模式的教学改革顺利开展。
3.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部分组成,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让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2010年,学校启动校本课程,分必修课、选修课两类,2011年重点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弟子规》、《东北大秧歌》的必修课程,目前又开发了《电子琴》等多项选修课程,2012年将陆续实施。
4.扎实有效的师资培训
      学校积极创建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培训制度和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各种业务学习及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要认真实施“名师工程”,努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积极探索骨干教师成长途径,并以骨干培养为突破口,让学校100%的教师具有循环教学能力,有一批功底扎实的骨干教师并充分发挥期辐射作用,让教学改革的成果最大化。
(四)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工作。
      根据本学区学生的行为实际确立有三中特色的德育主渠道:即以法制教育为保障,以学生自主管理综合实践为基础,努力实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高尚人格的育人目标。
1.畅通心灵的疏导网络
      中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能否提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兴盛。我校坚持以“人人有成功之道”的理念关注不同个性的孩子,以“博爱、进步、成材”的思想引领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我们要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失时机地的对学生进行高尚的理想、价值观等思想品德教育,以“预防性多级心理疏导教育”为主线,以符合青少年兴趣爱好特点的多彩活动为载体,根据我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在常规管理上,创立一套新的管理办法—“预防性心理疏导网络”教育法,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有效的与人沟通,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2. 以人为本的养成教育
      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养成教育。我们将立足学生终身发展,针对学生初中三年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规律制定“法治”“人治”“自治”“三级管理”的教育策略,旨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阶段、有目标、有方法、有步骤的科学民主管理。系统地安排了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的教育内容。每步的教育管理过程中都辅以适合该阶段学生特征的相关主题教育活动。注意利用多种途径,采取灵活方法,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的训练和培养,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得到主动、活泼、健康、全面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有道成功,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
3.秉承传统的国学教育
      国学所提倡的忠、孝、仁、爱等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诣在使人成为一个有良心、有道德、有教养的人,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以及家庭有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人。学习国学,学生可以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学会优雅、积极地对待人生,不断地完善自我。我们将继续开展以“弟子规”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的学写“弟子规”活动,并将逐步开发国学经典教育用国学的人文精髓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心性、品性,让国学教育渗透到我们学校教育的每个角落,让学生怀揣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走进知识竞争的时代,塑造完美的自己!
4.警钟长鸣的安全教育
      我校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抓好安全工作,牢记“安全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通过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依靠团结务实的领导集体,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创建了安定有序,诚信友爱、文明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5.内涵丰富的实践教育
       “在参与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在内化中提升”。我校坚持“人人有成功之道”的办学理念,以务实创新的态度诠释素质教育,践行自我管理,丰富和发展个性教育内涵和外延。自2008年起全面实施班级“综合实践周”活动。分年级、分重点,专人管理、全员参与。活动坚持“五课(法治、安全、礼仪、心理、文化)、三活动(主题班会、特色展示、文体娱乐)、两看(两部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一总结(活动心得)”模式,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热爱、学会做事,找到自我、体验成功。我们坚信:在充满爱的校园里,每一名教师都会进步,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材,每一个班级都能绽放无限精彩。
6.提升综合素质的特色活动
      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我校将努力探索高立意、低起点,具有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的德育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德育创新和实践。结合学校实际,以各种文体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德育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校风校纪建设。注重突出“内容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活动的趣味性,锻炼的实效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着重强调培养健康情趣。
      目前,我校以“教育生活化”为出发点,本着地域性强,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推广的原则,将“东北大秧歌”作为大课间的主要活动内容,旨在使师生强健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强自信,提高学校凝聚力和师生集体荣誉感,养成不怕困难,认真做事的好习惯,继续拓宽学校“特色德育”的新路子。
六、校园文化的建设。
      视觉美观舒适、内涵丰富向上、作用感染力大、融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为一体的原则是我们的一向追求,在环境文化、场所文化等方面要逐步精心构建,努力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形成有三中特色的校园文化。
      通过征集,集思广益,设计出富有三中特色的校旗、校徽、学校形象标志,并由王德书校长亲自撰写了校歌:《永远的家园》在环境文化方面,学校将以较大的投入继续对校园环境进行改善,从科学发展的高度,体现“文化治校”的主题,对校园整体设计,以学校绿化为平台,精心规划,分区进行建设,争取每个区域都体现出它特有的育人意义,如:在教学楼和餐厅楼之间为“启智园”,里面有雕像、假山石、爱心泉、曲径小路、供学生休息、学习用的石凳、各种风格的树木,另有一面大理石主体雕刻,上刻一大大的“悟”字,旁边配有陆游四句启迪名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设计此园的主要目的是让每个人在领略东方园林的幽静美妙中得到学习、生活乃至人生真谛的一些启示。
      在各种场所文化建设上,我们将以墙壁文化建设为主,合理布局,让每个区域发挥应有的育人效应。如:进校门一块迎宾石,上刻“您好”二字(背面刻有“礼”字);主教学楼宇门上方是醒目的办学理念“人人有成功之道”,两侧是育人目标;西侧实验楼山墙上用双语加校徽形象展示出学校的教育思想“博爱、进步、成材”;主楼楼顶是醒目的校训“修德、明智、勤奋、创新”;教学楼后东侧设有巨幅“学雷锋做好事”召唤画等。
      在文化活动方面,要充分利用已组建的校广播台、文学社、合唱团、乐队、运动队、科技小组等学生业余社团组织;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有计划、有组织、有层次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校刊《新三中》,展示校园的新风尚。目前我们又改造了学校图书馆,实行开放式阅读,以激发师生读书热情,形成书香校园氛围。
七、特色建设的保障措施
      在特色建设中,学校要从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扎扎实实的措施,力争把学校的特色做优、做强、做美。
1. 加强领导、注重实效、科学部署、扎实推进
      要围绕学校特色建设的方向及目标,成立学校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特色建设的领导,做好学校特色建设的规划、统筹、目标的制订,做好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同时,要成立有关的工作小组,具体实施特色建设工作。学校特色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为此,我们要科学部署,分步推进,逐步深入。每年要分别制订特色工作计划,落实措施,进行阶段性反思、小结,分析问题,寻找对策,使特色建设稳步推进。
      学校特色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组长— 王德书  副组长—沈新民、王卫红、祁连明。成员—校委会成员、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2.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以人为本。
      在特色建设的过程中,要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的有关理论,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确立教育的“人本化”的观念。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把使每个学生都能具备现代人、应有的素质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3. 掌控全局,注重整合。
      学校特色建设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整体系统,创建特色学校必须着眼于教育整体改革的全局。因此,我们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子系统或单项的改革,使各项改革组成有机的整体,以达到最优整合和协调,从而形成办学特色。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