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法制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礼嘉中学
一.背景分析
      青少年的成长,不仅仅是青少年本身的问题,其背后是千家万户、亿万民众,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一项德政工程。
1.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是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
      从一个人的成长规律来看,爱国情操、文明习惯、法制观念和个人良好品质的形成,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离不开教育。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能否有良好的开端,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青少年时期是个特定的人生阶段,可塑性极强。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启蒙教育。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青少年时期是进行教育、引导的最好时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相互碰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和紧迫。从人的全面发展看,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2.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是法治和德治的重要结合点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法律不委,没有道德规范也不行,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相辅相成。事实上,一个人法律意识的淡薄,往往同缺乏道德修养有关。一些青少年走上犯罪常常是从道德沦丧开始的,道德缺乏使他们没有基本的自控能力,对自己行为的评判完全从利已出发,社会正常的价值观对他们不再适用,而犯罪本身又是违反道德的集中反映。因此,只有通过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什么是道德提倡的,什么是与道德相悖的,才能提高他们自学抑制不良思想和辨别美丑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向上、向善、向美的心理素质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道德,从整体上提高青少年的法律修养和道德修养。
3.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基础性工作
      当代青少年中的绝大多数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为祖国的日益繁荣富强而感到自豪。总体上说,这是值得信赖、大有希望的一代。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他们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一个令全社会头痛的问题。青少年犯罪固然有其自身文化低下、人格缺陷、冲动偏激等主观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淡化,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与此同时,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破坏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犯罪也呈增长趋势。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从社会层面上看,现在社会上各种引诱、教唆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也在增多。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采取有力措施预防青少年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这对党和国家来说,是培养接班人的大事;对人民群众来说,也是关系家庭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大事。培养、教育、挽救一个青少年,可以造就一个家庭的幸福,造就社会的一方平安。
二.创建理念及宗旨
      创建法制教育特色学校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理念的基础上的,宗旨是:“促每一位学生成才,让每一个家庭放心。”
1.“德育为先”体现了学校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及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罗兰说:“品德比学习更重要。对个人来说,品德才是保障个人生存的最大的力量。”思想品德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统帅性、先导性、方向性作用,决定了“修身”必须从“正心”开始。在学校工作中,如果把学校的教学科研比作骨和筋,则德育工作就是气和神。如果把学校工作比作打仗,德育工作应该就是占领制高点。德育是学校生命躯体的基点,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2.“以人为本”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以“重视人、尊重人、发展人”为核心,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应有三方面内涵:
      (1)“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2)“以本”就是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真正使教育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3)“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德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感情决定了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了思考的结果,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学生美好的人生一开始就掌握在我们手中,有爱心才有情感,我们应当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温暖人。
3.“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现代教育观的集中体现
      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是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努力实现个人的社会化,造就适应社会、创造未来的合格人才,把社会发展的需要融入到学校的教育过程之中,教育、引导、促进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主动地发展。只强调社会需要,忽视甚至否定、抑制个人需要,既是对人性的扼杀,也是对教育功能的曲解;只强调个人的需要,忽视社会的需要,同样是片面的、行不通的。我校提出的“促每位学生成材,让每个家庭放心”的办学宗旨体现了社会、家庭的需求与学生个人自身需求两者的统一,正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的集中表现。德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它在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德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集中体现。现实中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性恰是对现代教育思想的扭曲。
三.培养目标
      为了使德育即能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又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使思想品德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又有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法制教育作为一项特色项目来培育。我们坚持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按照“知、情、意”的道德形成规律,确立了法制教育的三重德育目标:第一,让全体学生牢固地掌握校纪校规、法律法规常识,提高法制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预防青少年学生违纪、违法、犯罪的发生,即学法、守法目标。第二,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从事法律工作的个性和特长,使相当一批同学能够在家庭、社区中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能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即用法、护法目标。第三,为高校法律专业培养后备人才,引导学有专长的学生确立将来成为“大法官、大律师、法学家”的人生理想,使学校成为“未来法官、律师的摇篮”。
四.可行性论证
1.学校资源优势:
      我校是一所农村完中,偏离市区,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又较高。这是我校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来创建的内在动力。长期来,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加强校风校纪建设,最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办学质量,起到了“以德促智”的作用。我校是武进区法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区依法治区、区教育局、区司法局、区法学会等五家单位联合确定我校为“法制教育示范试点学校”。通过几年的努力,2001年我校被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法制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2年8月,我校又被江苏省司法厅、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我校的法制教育先进事迹多次在武进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交流,并在《江苏教育》杂志、《常州日报》上宣传报道。
      校内开辟了法制教育橱窗、黑板报、“丰华之声”广播站等宣传阵地,订阅了《法制日报》、《江苏法制报》、《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等多种法制报章杂志,学生人手一本《法律知识读本》,教师人手一本《“四五”普法教师读本》。把法制课排进教学计划,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每学期组织师生开展法律知识考查。
2.法制教育传统活动优势:
      武进区司法局副局长陈伟栋是我校法制副校长。这是我校深入开展法制教育的有利条件。成立了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制定“礼嘉中学法制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校法制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要求。结合常州市“四五”普法教育的有关要求,把全校教职工列入法制教育的重要对象,认真贯彻实施《江苏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聘请法学专家开展骨干培训和全员培训,定期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学习有关法律知识。《预防未成年犯罪法》颁布实施后,我校积极利用国旗下讲话、培训班、黑板报、橱窗栏、影视图片等手段,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每学期,我校开展一次“法制教育宣传周”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观看法制教育图片展览;组织部分年级同学去省少管所考察,听取同龄少年犯的现身说法及管教干部的法制报告,与少年犯开展“手拉手”赠书活动。身临其境,同学们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憾和触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制的威严和神圣。为了促进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武进区148法律服务中心把法律知识送进校园,交给师生。在区司法局的牵头下,学校开展了法律咨询信箱挂箱仪式。
      根据中央综治委要求,每年3月份召开一次“礼嘉中学安全及社会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对学生进行自护自救、安全常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礼嘉中学安全工作要求等方面知识的教育。近年来,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学校坚持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制度,严格按照出旗、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四个环节规范操作,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德育活动。校园环境做到美化、绿化、净化、教育化,教育方针、五爱、校风、学生行为规范、名人画像等宣传内容均布置在校门、通道、连廊、教室、道路等醒目的地方。校板报每两周出一期。
五.措施和策略
1.措施:
      (1)    普法并举,整体推进。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把“四五”普法工作与本校的教育法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普治兼顾,全面实践,整体推进。
      (2)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并及时有效地推广,充分发挥各类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同时,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提出要求,选择方法,进一步提高法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扎实开展课堂教育;建立经常性的法制学习制度,把法制学习纳入日常政治、业务学习之中;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法制培训、法制讲座、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图片展、板报、文艺演出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园闭路电视、校园网、多媒体电教设施,开展电教网络宣传阵地,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以全国法制宣传日(每年12月4日)为契机,集中开展一系列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4)针对实际,狠抓落实。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既要兼顾全局,又要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形式主义,保证法制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2.策略:
      (1)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校进程。
      (2)加强法制教育制度建设。①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培训制度;②建立健全和落实教师学法用法和考试考核制度,依据教师普法知识读本,进行年度考试考核,实行合格证制度,作为教师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考试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订不得评为优秀等次。③要坚持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以自学形式为主,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学习和培训,其中,教师自学时间每年不少于40学时,学校校长集中学法时间每年不少于30学时。
      (3)紧密结合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学校开设与在校学生心理、生理成长期相适应的法制课程,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列入考试科目,确保青少年普及法律常识的任务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要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家长学校等的作用,努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全方位地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知法、守法、文明的一代新人。
      (4)加强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加大法制文艺宣传力度。要在巩固原有宣传阵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法制文艺、网络宣传的领域和渠道。逐步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加强师资、教材、设施建设。编写法制教育校本教材。
3.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学校把法制教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做好规划,狠抓落实。
      (1)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学校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教处,具体负责本校法制教育的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并做好组织实施、协调、检查、指导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队伍建设力度,配齐配强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和必要装备,保证本校法制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和实行法制教育工作责任制,学校明确负责法制教育的机构、职责与任务,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把工作落到实处。
      (3)健全监督检查与激励机制。将法制学习与学校校长的上岗资格、教师培训等联系起来,将学校法制教育情况与先进集体的评选等工作联系起来,调动教师、学生学法积极性,推动法制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4)落实经费保障。学校要根据财力在预算中安排法制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征订教育普法读物、报章杂志及其他宣传教育资料,聘请法学专家作专题讲座及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初定用于法制宣传教育的经费每年每人不少于10元。
      (5)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制定的《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积极推进我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系来自实验学校和网络,转载其它网站文章旨在传播更多教育教学信息,以服务于全国各类学校。本网站中的文章及相关资讯内容(包括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网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版权所有:中国学校发展网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010-51945040
京ICP备2020035983号-2